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艺术辩解兼论藏族民间文学的(4)

来源:疑难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文学之超语言的艺术表现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艺术”。那么,我们从语言本身的结构去分析,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从这三个要

四、文学之超语言的艺术表现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艺术”。那么,我们从语言本身的结构去分析,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从这三个要素来讲,不管是文学语言,还是非文学语言,都应当是这三个约定俗成的基本框架内进行组合的。那么,如果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切语言体系都服从这个规律,并表现社会、情感的话,恐怕我们难以说清楚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本质区别,更谈不上“文学是语言艺术”的实际意义了。因此,针对这个较复杂的问题,现阶段文艺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即“文学的超语言性”。就是说“一方面,文学要以语言为物质载体。另一方面,文学必须超越语言,进入自由的审美体验。”[2]文学是沟通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殊中介,这种中介功能总是以“出场”或“不出场”,“显身”或“隐身”的形式运作它的历史使命。恩格斯说,自己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都东西还要多”[12]。这一特殊的语言功能就是非文学语言所无法替代的“文学自身”独有的语言艺术及其审美活动,与科学语言有很大区别。比如:在介绍同一个事物过程中,地理学中的语言必须以客观、如实地叙述对象物的具体特征,决不能出现半点虚拟。而文学语言可以凭借自身相对自由的存在意义,通过虚构、夸张等手法描绘对象物,使之把对象物描述的更加完善或恶劣。

总之,文学以超语言的审美活动,反映了世界各民族的艰苦历程,记录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不管是民间文学,还是后世的作家文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遗产。正因此,那些被容易销毁的艺术产物,即使是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无法替代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至于文学价值的是否判断,就取决于文化消费者自身的文化认同及价值选择,而不在于文学本身。

“文学的诗不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人生,是一种存在方式。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1]从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和“诗乃文学之先河”的思想认识来看,在世界丰富多姿的艺术形态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源远流长的。至于它的起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就关系到人类或语言的起源问题了。尤其是作为文学的最初形式——民间文学,它绝非是少数人的娱乐活动之记载,而是远古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和文化存在形式。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心智成长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文学艺术的影响,“即使是依偎在母亲怀抱的孩提时代,母亲一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他的生命,一边用美丽而古老的童话浇灌他的心田,在那白纸一张的精神世界上,是美丽的童话写下了第一笔,这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此,对于人类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1]

一、从文化视野透视文学艺术的疑难与出路

从宏观上看,“文学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学的作品是‘人化’的结果。无论是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还是戏剧文学,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都是人性的体现,都是人的情感形式,”[3]文学的产生几乎与人类一样的古老、悠久。远古时期的文学,都以直接、间接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习俗、文化内涵,它们以不同的艺术技巧和有意味的文化生命塑造了类特性 (人类)中的异同认知,进而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特殊的审美形式和文化载体,总是反映着生活的特点,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描绘着人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并其以能动地将过去、现在、将来的社会活动,交织在一起,展示文艺学 (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其艺术情怀。

(一)传媒艺术对文学艺术的时空挑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急剧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使得人类已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文化艺术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从人的世界存在的文化态势和艺术思维、艺术感觉的水准来讲,这一现象无疑是社会转型时期关于文化认同与价值选择的问题。但由于技术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昔日的艺术界占据历史悠久,最负盛名的文学艺术如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诸如艺术概念的外延及其日益深刻的市场化与商品化;影视艺术、网络艺术等传媒艺术的普及和冲击;大众审美趣味的平庸化,思想结构的单一化,以及审美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缩小及乃至消弭等现实问题,导致人们对自身的审美认识、审美体验持怀疑态度,并由此而激化的非自信心理,文化消费者无意中接受了纯形象化的艺术、陷入了客体化的艺术困境,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的变化来更新自己。这一连串的主客观因素,导致人们对文学的审视及其价值判断等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逻辑矛盾和思想弊病。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4]从一份调查分析,我们不难证明其实事:“1987年时,美国民众看电视的时间各国之首,周平均天数99%,平均每天4小时;德国是:周平均天数71%,平均每天2小时17分钟。5年后,到1992年,德国一成年人平均每天有6小时用于‘媒体’消费,可是,只有6分钟读文学作品,在读文学作品人当中,大部分读的是色情、凶杀和侦破题材的作品。”[2]诸如此类的“为艺术而艺术,为消费而消费”的文化接受观,使文学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被击退了审美艺术圈的边缘。

文章来源:《疑难病杂志》 网址: http://www.ynbzzzz.cn/qikandaodu/2021/0613/445.html



上一篇:对审计中小金库问题存在的疑难及对策
下一篇:费菜的价值及栽培方法

疑难病杂志投稿 | 疑难病杂志编辑部| 疑难病杂志版面费 | 疑难病杂志论文发表 | 疑难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疑难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