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李可扶阳托邪法浅述*

来源:疑难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李可(1930年—2013年),山西省灵石县人。16岁从军,蒙冤逆境学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7年,崇尚仲景学说,集郑钦安、彭子益理论,博采众家,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是我

李可(1930年—2013年),山西省灵石县人。16岁从军,蒙冤逆境学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7年,崇尚仲景学说,集郑钦安、彭子益理论,博采众家,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大家,运用纯中医、古中医理法方药从事急重症救治,治法独特,效果卓越,被誉为“中医的脊梁”。 李老曾任山西省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山西中医学院荣誉教授,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及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广东省中医院特聘心血管病变急症首席顾问,全国经典临床师徒传承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扶阳论坛主席,以及李可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等。对内、外、妇、儿、皮肤等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均体现在其著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李老带领弟子整理出版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学者众多,成为古中医学术复兴的主要标志。 1 扶阳托邪法 李可老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中,运用扶阳托邪治疗急危重症疗效显著。李老认为,凡是临床上久治不愈以及反复发作的危重症、顽症、沉疴痼疾,必有六淫外邪深伏于内。关于应用扶阳托邪法治疗急危重症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列出诸多有关伏邪理论的医案。对于伏邪的治疗,李可老中医强调“扶正开表透邪”的治疗原则。《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不单是为表证立法,也是治疗外感六淫伏邪导致的各种重、难、瘤证的法宝。反之,若伏邪但从里去,则不死不休。李老和他的弟子勤于实践,深入思考,提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学术观点,为我们呈现出应用中医外感伏邪理论在多种疑难病症临床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李老在应用伏邪理论对急危重症的治疗中,针对顽固性疾病提出:“表是邪之入路,亦是邪之出路”,开创了扶阳托邪法;临床辨证注重对病机的分析。李老认为,“阳气一处不到就是病”,这是最大的病机。阴阳的关系不是对等的,阳主阴从,阳能统阴,阳气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认为现代人“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基于此,在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立足先天之本提出“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立足后天之本倡导“三阴统于太阴”以及“重视季节时辰发病规律”“治皮肤病关键在脾胃肾”等重要理论,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时时顾护阳气,温阳、潜阳、敛阳、扶阳、补阳、回阳,创立了以阳气为主导的治疗体系,发扬了《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深刻揭示了不同疾病的病机,显著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下面是在李可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对李老医案整理中,李老运用扶阳托邪法治疗急危重症的典型病历,现阐述如下。 2 李可扶阳托邪法典型病案 郭某,女,34岁,医院病历号:。初诊:2006年11月22日于晋中专医院治疗冠心病时,发现贫血,肌酐770多,确诊为尿毒症双肾弥漫性病变。后经北京301医院确诊,12月血液透析8次,每周1次。现:面色晦暗,唇指淡紫,舌胖齿痕,脉急而大。救阳为急,兼透伏邪。处方:制附片200 g,干姜100 g,高丽参(另煎)30 g,炙甘草120 g,当归30 g,生山萸肉90 g,麻黄5 g,辽细辛(后分5份下)45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活磁石30 g,麝香(分冲)0.3 g,生姜45 g,葱白4寸。10剂。加水7斤文火煮取8两,入参汁,日分3次服。 二诊(2007年2月21日):诸症均好转,贫血基本纠正,精神食纳佳,服药过程中,排黑稀便次数多,小便量增多,未做透析。患者述2月7日早上开始服药,至中午,突然肚子疼,腹泻一次,排黑便,有硬块,伴便血。2月8日,心脏频繁不舒服,手脚和腿感觉肿胀,头如裹。2月9日,面色晦暗褪去大半,精神好转,当晚夜里小便先有一股血,小便明显增多,出现腰困,乏力。2月12日,自觉双腿膝以下冰凉,2月13日,因查血钾高,去医院输液降钾。守方治疗,原方加桂枝、白术、茯苓各45 g,猪苓、泽泻各30 g。处方:制附片200 g,干姜100 g,高丽参(另煎)30 g,炙甘草120 g,当归30 g,生山萸肉90 g,麻黄5 g,辽细辛(后分5份下)45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活磁石30 g,麝香(分冲)0.3 g,生姜45 g,葱白4寸,桂枝、白术、茯苓各45 g,猪苓、泽泻各30 g。10剂。加水7斤文火煮取8两,入参汁,日分3次服,15剂。嘱:当肌酐高时,暂时加生大黄(白酒浸15 min,入煎1 min)30 g,隔3~5天服1次。每日早晚加苏合香丸各1丸;胃内烧灼感时,暂时加吴茱萸30 g,大枣25个,黄连10 g,油桂(后分5份下)10 g,车前子10 g包煎。 三诊(2007年3月21日):服药期间患者电话述病情调方:服药至2月27日,反应如前,腹中肠鸣、转矢气、泻黑便,面色转红润。2月27日,呕吐不欲食,鼻子发痒,流清涕,嘱加生姜汁2ml、童子尿50ml。3月3日,一整天活动不累。3月5日腰冷痛甚,尿由清变浊,小腹绞痛,腰困痛,时泻黑便。嘱加鹿茸1.5 g冲服。3月6日,腰痛,右腿内侧“从脚弓部位到踝骨至小腿内侧,有阵阵痛感”。肾经循行部位疼痛。此服药后三阴伏寒外透与疏通经络之象,反应部位为肾经循行部位:腰痛、腿内侧痛、少阴头痛、鼻流涕、大便增多、小便混浊、浑身冷、恶寒等现象,顺势托透寒邪。处方:制附片200 g,高丽参(另煎)30 g,辽细辛(后下)45 g,麻黄5 g,麻黄日加5 g至出汗,日1剂。 四诊(2007年4月3日):服上药后,精神面色好转,小腿外侧至无名趾有痛感,期间西医化验确诊为肾炎。3月25日出现双手抽搐,心区不适,面色晦暗,调处方如下:制附片200 g,干姜100 g,高丽参30 g,炙甘草60 g,生山萸肉12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活磁石30 g,麝香(分冲)0.5 g,生姜120 g,生半夏75 g。加水6斤文火煮2 h取6两,入参汁,3 h一次,日夜尽服2剂。刻下:六脉散乱大空,有欲脱之象,急回阳潜阳以治之。制附片200 g,干姜100 g,炙甘草120 g,生山萸肉12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活磁石30 g,龟甲(打)30 g,鹿角胶(化入)15 g,高丽参(冲)15 g,二杠鹿茸(冲)1.5 g,砂仁(姜汁炒)30 g。加入龟甲、砂仁意在潜阳,加入鹿角胶、鹿茸血肉有情之品可补阳虚。 五诊(2007年8月18日):二月初诊,六脉浮大空,尿毒症晚期,面晦暗如蒙尘,服大剂量破格救心汤百剂后(期间患者按前方间断服用中药,自减量至3天一剂)脉沉稳,两尺从容,左浮取如蝉翼之振动。现食纳佳,二便调,已半年未透析,万幸!仍从原意深入:生北黄芪250 g,当归身30 g,制附片200 g,干姜100 g,炙甘草120 g,生山萸肉120 g,生龙牡、磁石各30 g,龟甲(捣)30 g,高丽参(冲)15 g,砂仁(姜汁炒)30 g,二杠鹿茸(冲)1.5 g。45剂。 按:急危重症以扶阳托邪为治,急则回阳救逆,救命为先,正气足则托透伏邪外出,守定此法可治大病重症。此案服药反应主要是三阴伏寒外透与疏通经络,反应部位:肾经循行部位:腰痛、腿内侧痛、少阴头痛、鼻流涕、小便增多、小便转浊、浑身冷、恶寒等现象。从哪一经出,用哪一经药,托透外出。病之来路,即是病之去路,发表透发少阴,当以麻附细为主。 危重症治疗中,若出现亡阳之象,当回阳救逆,救命为先。患者5月24日,擅自试服套用别的尿毒症患者的处方:大黄10 g,黄芩10 g,黄连3 g,黑芥穗10 g,防风6 g,生地黄榆10 g,炒槐花10 g,丹参10 g,茜草10 g,白茅根10 g,芦根10 g,赤芍10 g,至夜心脏病频发,滋阴之论作罢。此可佐证此案急危重症以扶阳托邪为治是正确的方法。 3 讨论 在急危重症的治疗中,李老以伏邪理论作为他临证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依据。李老认为,医者治病,助人体之本气也。制之得法,则阴症化阳,由里出表;治不得法,则表邪内陷三阴,危矣!万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强者,邪从热化、实化;本气弱者,邪从虚化、寒化。临证以顾护阳气为首要,人身各处,凡一处阳气不到就是病,沉寒痼疾,皆因于此。 病之来路即是邪之去路,邪之所犯,由皮毛、肌腠、经络、脏腑,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一层压一层,深伏于三阴而成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人参乌梅炙甘草,在开表闭的同时,以固气为主。伏邪之开表法,只用一两次,表闭开、营卫通即弃之,透邪药可以继服,从而扶正托邪外出。

文章来源:《疑难病杂志》 网址: http://www.ynbzzzz.cn/qikandaodu/2021/0128/331.html



上一篇:殷克敬教授针刺治疗疑难病验案2则
下一篇:疑难病例讨论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疑难病杂志投稿 | 疑难病杂志编辑部| 疑难病杂志版面费 | 疑难病杂志论文发表 | 疑难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疑难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