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因学设导以导促学基于科学核心素养下的导学课

来源:疑难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7 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

2017 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科学课堂采用“疑—导—学—用”的教学模式即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出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终极目标。

一、因学设导,导在学生的认知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现代课堂,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就是教师教的起点。每次教学新课前我都设计一些简单的小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明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选择恰当的方式组织教学。从学生原有认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科学课堂充满智慧和趣味,也使科学教学蕴含更深层的现实意义。

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这一课的教材原来是这样设计的:教师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示范瓦楞状纸的折叠方法,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比纸折叠前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前,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对于纸已非常熟悉,幼儿园时就有用纸折扇子的经历,对将纸折成瓦楞状一点不陌生,他们只是不了解平时他们所折叠的这种形状是瓦楞状而已。像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的教材中并不鲜见,学生已经掌握了,我们却非要教,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无效的。因此,我对这一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我先将一张普通A4 纸放在两端有支撑而中间凹陷的架子上,在纸上放上一块橡皮,纸马上就塌了。借由这个情境我请学生完成改造纸的任务:改造一张普通A4 纸使它具有支撑橡皮的能力。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任务一提出就给了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权利,有的孩子将纸折厚以承受橡皮的重量,有的孩子将纸折成瓦楞状,还有的甚至将纸卷成圆柱立起来。这些方法都能让纸能支撑橡皮,但他们在实验中也发现瓦楞状纸所能支撑的橡皮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其他两种改造,这让他们对瓦楞状纸的神奇功能更感兴趣了,为下一环节的探究打下基础。这样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删改,不仅将有限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改造纸,也使他们的改造有的放矢,不会因为目标不明确而茫然不知所措。

像这样导在学生的认知上,导在学生的应学之处,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改造纸的机会,也使整个环节设计简洁而有探究性,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真正做到将课堂交还给它的主人——学生。

二、顺学而导,导在课堂生成时

科学课堂的开放性使科学课堂常常“意外横生”,学生在课堂中突然提出教师预设之外问题,发现预设之外的实验现象或给出意料之外的回答是经常发生的事。该如何应对这些意外状况,该如何推进此时的课堂教学正是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及智慧的关键时刻。回避或转移学生的质疑虽然可以让课堂顺畅地继续,却忽视了学生学习需求,学生成了课堂的摆设,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慢慢磨灭了。这时候我们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对出现的意外生成做出价值判断,对有价值的发现再进行探究,这样顺势而生成的课堂导在学生的想学之处,避免了生硬死板,让科学课堂充满真实探究的活力。

我有这样一个经历,在执教“蜗牛”一课时,学生正在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突然有个孩子叫道:“我的蜗牛死了!”我走过去一看,他的蜗牛缩在了壳里一动也不动,估计是因为他在观察时不停用牙签或树叶不断触碰蜗牛,蜗牛害怕受到伤害所以缩进壳里了。出现了这样的“意外”,我并没有急于让这个学生换一只蜗牛观察,而是顺势利用了这个美丽的“意外”,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确认这只蜗牛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呢?”随之将这个问题抛向了全班,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要给蜗牛安静的环境,当它不害怕时就会爬出来;有的学生说用“好吃的”诱惑蜗牛,让它爬出来;还有学生提出蜗牛很怕水,把蜗牛放入水里就可以了。最后,大家把蜗牛放入水中,果然这只蜗牛被唤醒了,真的就从壳中爬了出来。这节课的这一“意外”不但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解决,学生还知道了蜗牛虽然喜欢潮湿的环境却不能生活在水中,而这只“意外”蜗牛的小主人还真正意识到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观察蜗牛,不能伤害或过度刺激蜗牛。

文章来源:《疑难病杂志》 网址: http://www.ynbzzzz.cn/qikandaodu/2021/0301/377.html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救治创伤性疑难气管断裂例
下一篇:留学生问题档案整理方略

疑难病杂志投稿 | 疑难病杂志编辑部| 疑难病杂志版面费 | 疑难病杂志论文发表 | 疑难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疑难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